榜样的力量(二)|2025年度心灵互助“朋辈榜样”风采录
榜样的力量
在我们熟悉的校园里
有这样一群熠熠生辉的身影
他们似春日暖阳,温暖而和煦
他们如热情火焰,炽热且真诚
他们耐心倾听同学们的心声
是大家心灵的“树洞”与贴心的陪伴者
他们积极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是校园心理健康防线的重要守护者
他们,就是中国海洋大学心灵互助“朋辈榜样”!
“朋辈”二字,“朋”代表着朋友间的亲密无间,“辈”象征着同辈间的携手同行。学生朋辈力量凭借着彼此间天然的信任感以及便捷的可获得性,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力培养朋辈力量,着力提升其心理助人的专业素养,不仅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实现工作模式的创新,更能显著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成效。
自2019年起,学校精心构建了“四级二阶”朋辈心理互助体系:“四级”涵盖校级、院级、班级、宿舍四级朋辈队伍;“二阶”则是针对体系内成员开展的初阶与中阶培训。
为推动朋辈体系迈向新高度,树立榜样标杆,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了2025年度心灵互助“朋辈榜样”评选,经过学部、各学院(中心)选拔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评选,最终有23名学生荣获榜样称号。
让我们一睹榜样风采,向他们致敬,学习!
05
吴宇航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
院级心理社团(心晴协会)会长 任职3年
勇于担责、心思细腻、善于沟通
初心与感悟:作为一名曾经的抑郁症确诊患者,我十分能理解遭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同学们对心理帮助工作的需要,大一我便自发地加入了心晴协会,希望以同龄人身份,让同学们在遇到困惑时,能有人倾听、有人理解,不再独自面对。三年的实践,让我深刻感悟到,朋辈互助不仅是给予他人帮助,更是一场双向的成长。当看到同学们因我们的活动而舒展眉头,因一句开导而重拾笑容,我真切体会到这份工作的价值。我也将继续秉持初心,传递温暖与力量。
06
常春雷
化学化工学院
班长 任职1年
自信自立、开朗乐观、乐于助人
初心与感悟:在研究生阶段,导师的殷切期望与科研攻坚的重重挑战,如双重重担压在同学们肩头,部分学生的心理防线不堪重负,滋生出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作为朋辈心理气象员,我们如同“心灵哨兵”,时刻敏锐捕捉身边同学的情绪波动,及时与学校心理辅导体系联动,用温暖的倾听与实际行动,帮助陷入困境的伙伴走出阴霾。
回顾这一年的班长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多数心理困扰源自科研瓶颈期的焦灼,以及对职业发展路径的迷茫。为此,我与班委团队创新班会形式,增设“研学共探”环节,鼓励同学们围绕科研难题与职业规划展开交流,通过经验分享与思维碰撞,将心理疏导与学术互助有机结合,切实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助力大家在研学历程中轻装上阵,逐梦前行。
07
崔泽豪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宿舍长、心理委员 任职1年8个月
友爱担当、乐于助人、温暖善良
初心与感悟:担任心理委员和宿舍长期间,我始终以“做同龄人信赖的树洞,当心灵成长的同行者”为初心。面对同学们在学业压力、人际交往中的困惑,我深感朋辈互助的独特价值,日常生活中牵头组织外出解压活动,定期与同学、舍友进行谈心谈话,让“心理关怀”从刻板说教变为朋友间的真诚陪伴。当看到同学们在互助中学会用积极心态拥抱生活时,我更加确信:青春的温度,正藏在彼此照亮的过程中。
08
宫凯琦
水产学院
院心理健康协会负责人 任职1年
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独具匠心
初心与感悟:最初加入朋辈队伍,是希望用自身经验帮助同学缓解学业压力。在“学霸讲堂”活动中,我带领同学们查缺补漏;我通过一对一辅导、课后线上回答等形式,帮助多名同学提升成绩。在宿舍班级里,我积极关注舍友和班级同学心理状态,构建良好的同学氛围。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助人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建立信任与支持。每当看到同学重拾信心,我就会更加坚定“用温暖连接心灵”的信念。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