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美才配被爱?了解容貌焦虑,成为最美的自己
“只有够漂亮才值得被爱”
“只有整容才可以让我变自信”
“只有好看才能有更多工作机会和福利”
......
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容貌焦虑在当下已成为一种社会情绪,许多同学对自己的容貌不自信或是过度地在意,你是否也陷入了容貌焦虑中呢?就让我们来聊一聊这一话题,了解与容貌焦虑有关的诸多问题与答案。
1.容貌焦虑是什么?
“容貌焦虑”(appearance anxiety)作为网络热词,通常指个体对自己的长相或身材不满意,而产生的焦虑或苦恼情绪。
2.出现容貌焦虑正常吗?
一方面,适度容貌焦虑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步入大学的我们,总希望能在学习能力以外发掘并向外部展现更多魅力。
适度的容貌焦虑表达了我们对美的追求,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审美感的提升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但另一方面,当我们过度追求容貌时,容貌焦虑就超出了正常心理现象的范围。过度的容貌焦虑容易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一系列消极影响——可能会降低自尊水平,让我们的人际交往变消极,甚至与抑郁、进食障碍等心理障碍存在较高的相关。
如果你看过《骨瘦如柴》这部电影,便会知道进食障碍中的神经性厌食症有多么可怕,其中容貌焦虑是引发神经性厌食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3.我们为什么会有容貌焦虑?
(1)社交媒体的宣传作用
打开各大短视频平台,我们会发现有的短视频总以“前男友求复合”、“变美后老公舍不得放手”等主题博人眼球。事实上,这些短视频正是利用两性关系过分夸大了容貌的重要性。
同时,关于“大学生如何变美”等相关视频的合集也数不胜数,视频里的博主通常在镁光灯下精致漂亮,我们在被他们吸引的同时难免会产生向上比较的心态,对自身的容貌产生焦虑与担心。
(2)审美固化的影响
“无滤镜不自拍、无修图不分享”已成为社交媒体时代容貌焦虑最直观的体现。自拍软件中往往植入了“白幼瘦”的算法模版。
当大家习惯了镜头中美颜后的自己后,会更希望现实中的自己也能有更美的容貌。这与审美固化有关,进而可能引发个体出现过度减肥、抽脂、整容等行为。
4.如何应对容貌焦虑?
(1)正视情绪,打开视野
接纳并坦然面对自己对容貌的情绪,“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要知道适度、良性的社会比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有效地激励人更好地发展。
不过,比起变美,我们还可以更注重培养自己审美的眼光,学会发现他人的美、生活的美、内在心灵的美,这比过度关注自身容貌更能让我们提高幸福感。
(2)外在与内在美的统一
对个人内在美的强调并不是要否定对美的外在表现的追求,而是要将二者统一。
内在美指向内心世界,是我们思想、品德、人格等内在素质的体现。和外在表现相比,内心沉淀出的美可能不会被一眼看出,但经由内在美形成的吸引力却更持久、更深刻。
内在美也是自我探索、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的关键,比如腹有诗书的气质、元气满满的活力、奋发进取的精神,都是我们独一无二的美。与此同时,外在美可以被视为一个附加项。
(3)接纳不完美的一面
最后,除了外在美和内在美,我们也需要学会接纳“每个人身上的不完美”。伍尔芙说过“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我们可以少一些对自己的苛责与否定,多一些对自我与他人的欣赏。
结语
在容貌焦虑蔓延的时代,许多人热衷于追求完美的外貌,甚至不惜以健康和生命为代价。但美丽如何被定义?其实,美丽的定义是多样的,那些所谓美的标准,都不过是世俗的眼光为千姿百态的“美”所戴上的枷锁。
生命本来美好,承担得起所有关于美丽的修饰。我们不一定非要长成桃花,乐意的话,做茉莉、做雏菊、做无名小花,也能在清风中自在摇曳,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