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 肺炎恐慌下,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这里有6个心理防护方案
2020年1月24日,除夕。
武汉封城第二天。
这几天,我们看到关于疫情预防知识的科普、宣传不断更新;看到身边的朋友拼命劝说、呼吁家人重视、主动请愿“杜绝大规模聚会”;看到更多人表达对武汉的关心、社会各方组织的物资救助行动。我们也看到主动请愿、此番出战“无论生死”的医生护士、志愿者。
我们知道了要勤洗手、消毒、出门戴口罩来保护自己和他人;学会了洗手要7步、口罩要紧贴面部、松紧位置卡好鼻梁;我们也知道了轻度感染者可以自行隔离、健康饮食来达到自愈,防止去医院的交叉感染;学会了主动拒绝大型聚会、过一个安心在家看《囧妈》的不平凡的新年。
每一个人主动认识、面对与承担的力量汇集起来,让疫情的未知带来的恐慌变得可以被应对和处理。
今天的文章是“简单心理”公号在1月22日推出的、由台湾心理学专家王浩威老师提供的、2003年SARS期间台湾心理专家撰写的《SARS安心手册》。13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学到有用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怎样在疫情的恐慌下依然恢复自我关怀、情绪调节的能力,安心生活、好好过年。
作为普通人,如何调整自己的压力?
如果你被「隔离」,如何调试自己?
如果家人遭受「隔离」,如何帮助家人?
如果家人或自己出现了疑似症状,该怎么办?
如果邻居出现了疑似症状,你可以做什么?
心理卫生从业者对于自己原先照顾的个案,应注意到哪些可能的冲击?
本篇内容整理和参考自2003年非典时期台湾的SARS「心理健康行动联盟」编制的《SARS安心手册》
第一,照顾好自己
1. 尽可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要有适当的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
记住,危机事件的发生会令人手忙脚乱,自乱阵脚,因此让生活作息维持规律,是处理危机的必要条件。
2. 给自己列一个令自己感到愉悦的To-do清单,并执行它。
平日你一定知道做什么事情会令自己开心。列出来,执行它。例如,允许自己哭一哭,写出你的想法或感受,玩一些不费脑子的小游戏,运动,深呼吸,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体,泡泡热水澡或冲澡,找出令你愉悦的事,与人聊天等等。
当负面情绪要淹没你时,这些是你应该做的事。
第二,处理负向情绪。
1. 减少因信息过载带来的心理负担
在危机时,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在睡前不宜过份关注相关信息,不道听途说,关注必要的信息,减少杂音。
2. 与自我对话,自我鼓励
身为人类,我们都有一种自言自语的特殊能力,不论是大声地或无声地自言自语,你都能利用这种能力训练自己克服艰难的挑战。因此你可以这么告诉自己:“它可能不好玩,但我可以应付它”,“这会是一段很重要的经历”,“我不能让焦虑和生气占上风”。
3. 运动
运动的好处在于帮你减少精神上的紧张, 增加心血管机能,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降低沮丧等。哪怕你被隔离,也可在隔离地方做做运动,可以很好地调整心态。
4. 正向思维
面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时,可以运用如下的思考方式:
同理,当你很担心自己和家人将会受到感染,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建议你继续正向思维。
1. 恐惧,无法感觉安全
2. 对自己或是其他任何人失去信心
3. 自尊丧失、感觉羞耻、痛恨自己
4. 感觉无助
5. 感觉空虚
6. 感受变得迟钝及麻木
7. 变得退缩或孤立
8. 睡眠状况恶化
隔离期间,会出现哪些扰人的情绪?
1. 突然到来的人身自由限制,可能会造成暂时的慌张、不知所措。这是很自然的反应,不必过分强求自己保持镇定。压抑情绪,反而会影响后续的抗压能力;
对于没有被隔离的邻居或同事们,也需要给他们一点时间适应,短暂的异样眼光或人际距离感的变化是避免不了的,但你不必把别人的无知转变成伤害自尊的工具。
03
如果家人遭受隔离,我该怎么帮忙调适?
5. 对他们始终保持一种“适度”的关心。对他们的需求保持敏感,做到适时关切他们,但不要太夸张、也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忘记了。有时候,他们会出于好意掩饰、压抑一些负面情绪,但这种方式会让他们觉得更孤单。所以,你需要在接触他们的时候保持敏感,或者直接一点,问问他们的心情。如果感觉到了不寻常的情况,要及时联系医护人员或卫生主管单位。
04
如果自己或家人罹患疑似“新型病毒肺炎”症状,你该怎么做?
3. 在做上面这几件事的过程中,自我情绪管理相当重要,切记保持冷静。如果你觉察到焦虑、恐惧、担心的情绪强烈且无法消除,一定要及时找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协助,稳定情绪、冷静处理所面临危机。同时,不要胡思乱想、老往坏处想,尽力做好万全准备,心态上要维持正面思考。
如果你的邻居疑似罹患“新型病毒肺炎”,你可以做什么?
3. 通知相关社区、单位、公司或学校,进行环境消毒和防疫措施。冷静、关怀、鼓励是避免伤害的良方。
06
心理卫生从业者对自己原来照顾的精神疾病个案,应注意到哪些可能的冲击?
它对有精神疾病诊断的患者的可能影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