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蕴含的心理学
童话诞生自每个人心中,隐藏着心灵最深处的愿望。熟悉的童话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村上春树:
当我说到“故事”的时候,能全盘接受我的概念的人只有河合隼雄先生。恐怕今后也一直是这样。能与河合先生相识,对我是莫大的鼓励。
河合隼雄:
童话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对于任何问题,都一定准备好了某个令人信服的答案等着你。
童话解码
心理学上有一种诊疗手段是让患者述评或续写经典童话故事,以此来判断其心病所在。人们对于同一则童话里的不同投射很能反映出自身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症候。从这个角度上讲,童话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梦境具备相同的意义:它们都是通过对原型、象征和隐喻的集合,架起了一座通往潜意识世界的桥梁,患者也能通过体味用象征语言包装在梦境或童话中的情感,来达到一种宣泄和平衡。可以说,长期流传而又未被阉割的童话是人类集体意识的一种高度抽象。其中的善恶伦理,规训惩罚非常鲜明的昭示着人性深处的欲望与恐惧,及其所属文化最基本的世界观。因此,对童话的解码是非常有意思的。
童话心理学里蕴含着许多原始的主题,它几乎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我们一生的走向。你喜欢哪个童话故事,就说明它在你幼年的时候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个特殊意义是有道理的,比如受我们小时候的养育方式的影响。
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所有的爱与恨,都是有一个源头的。所以童话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小时候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的时候安抚内心的一剂良药。它之所以是一剂良药,是因为它是属于幻想世界的。
在现实世界里,很多时候孩子是无法应对成人世界的复杂和各种各样的影响的,于是他只能进入另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是任由他支配的。
孩子的童话世界
孩子有四个世界可以进入。一个是玩耍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都是平等的,他不需要仰视大人;第二个是玩具的世界,他想怎么玩,玩具就怎么归他支配;还有一个就是童话的世界,在童话的世界里他可以任意决定这个世界的结局;再有就是他的梦。这个孩子最喜欢什么童话,往往就意味着他的内心有什么样的主题。
童话给我们的最大的好处就是代入感,我们可以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面为所欲为。第二,它能够把我们不能表达的欲望释放出来。所以你有时看到一个小孩会很残忍地对待他的玩具,会任意地摔打它。
有一个很著名的动画片,大概我们都看过,《猫和老鼠》,还有稍微早期一些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你会看到里面有非常多的暴力,包括《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红太狼的平底锅,这些暴力多到了让很多的道德卫道士们都担忧的程度,他们会说:“这个动画片里有这么多的暴力,太可怕了!我们不能让孩子在卡通片里看到这么多的暴力。”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为什么孩子在看到暴力的时候会有如此之多的快感。
这些攻击性不是说我们不让它出现,它就可以不出现的。正相反,人类作为一种动物,作为一种进化了十几万年的动物,这种黑暗的属性,这种对于暴力的渴望,在童话里面显现无遗。只不过当我们成人以后,我们可能会千方百计地把这种原始性的暴力有意无意地去简化,但是事实上,我们现在看好莱坞大片,看各种各样的动作片的时候,依然会被惊险刺激的情节吸引。
所以童话里面藏着一个基本的秘密,就是我们对于欲望,对于攻击性的释放的一种寻求。
精神分析师眼中的格林童话
精神分析学派从人类自身内在需求的角度解析了格林童话的神奇力量。在《永恒的魅力: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中,美国心理学家贝特尔海姆(Bruno Bettelheim)指出,一个好的故事承认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困境,并引导他们化解这些问题,使他们的忧虑与志向相协调。童话的非现实性使其脱离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形成了一种意象比喻,从而能够以一种暗示的方式直接与儿童的无意识进行对话,协助儿童发现和整理自己的内心倾向与困境,发展和完善其人格。向儿童解释一个童话为何如此迷人只会毁了它,童话的魔力“取决于儿童为童话吸引而不知其为何故的状态”,正是隐含意义成就了童话的魔力。
在此基础上,心理分析学派批判了现代儿童文学对于许多必然会遭遇的人生困境——如死亡、性、苦痛等问题的回避。如美国学者雪登·凯许登(Sheldon Cashdan)就在《巫婆一定得死:童话如何形塑我们的性格》中,通过分析以格林童话为主的民间童话,提出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必定会遭遇的七个主要难题,即所谓的“七宗罪”:以白雪公主为代表的虚荣、以韩塞尔与葛雷特为代表的贪吃、以灰姑娘为代表的嫉妒、以放鹅姑娘为代表的欺骗、以莴苣姑娘为代表的色欲、以杰克和豌豆为代表的贪心、以匹诺曹及三个纺织女为代表的懒惰。此外,还有孤独、离家、疾病等种种倾向与问题。
因此,只有成年人才会把阅读儿童文学和童话传说错误地视为逃避现实。数十年后当我们重新拾起童话书,必会惊讶地发现我们的感觉和童年时代毫无二致,只不过彼时我们缺乏描述它们的词汇:童话讲述的是人类永恒的勇气和弱点,以及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