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泛舟”家长课堂丨理解一个人,从自己到孩子

发布时间:2023-10-07

 “爱是理解的别名”,一个家庭,唯有父母隽永、子女心思,双方用心,相互理解,才能亲子相知,家庭和睦。

本期心海泛舟,甄珍老师将引导从理解自己出发,进而去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孩子心灵相通,建立深厚的亲子纽带。

一、主讲人介绍

讲师:甄珍

专业资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运用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模式咨询。

擅长:正念与静观,人际关系,情绪与压力管理。

寄语:苦难或困扰让我们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促进我们探索内在价值。

二、主要内容

假想这样一个情景:

为了庆祝孩子考上大学,你邀请了亲朋好友一起聚会,但孩子很抵触。好不容易劝他上了饭桌,但孩子全程玩手机。叫他也只是嗯一声。这个时候,家长朋友你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在这时候,先感受一下我们的内心正发生着什么。

生气、失望、委屈——我这样做全是为了他,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礼貌,太过分了!

焦虑、着急——这都上大学了,在人前表现怎么这么差,怎么找工作啊,这可怎么办啊!

......

在这里可以用冰山理论来解释我们的心理。浮于表象的是我们的行为,而隐藏在水下的是我们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需求、生命能量。当孩子没能提供给我们渴望、需要的东西时,我们就与生命能量失联了。

冰山在晃动,我们的思绪开始混乱,驱使我们做出行动,这行动往往就是去说教孩子。但说教的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甚至会起到负面作用。您可能会因为受挫而更委屈,认为自己的爱没有被接受。

那么,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让孩子愿意接受我们对他们的爱呢?

在以上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的是责备、不认可和嫌弃。我们的好意反而像毒药,导致我们与孩子越走越远。

其实这些负面情绪和期待是我们自己的,并不属于孩子。当我们意识到负面情绪驱动的行为达不到预期效果时,我们可以先停下来,稳定自己的身心状态。

这里给大家一个名为stop的口诀:

1.停下来2.深呼吸3.观察

当强烈情绪来临时,观察一下我们身体的感受。观察的意思是允许和接纳我们当前的身心反应,不急于去改变。我知道自己不喜欢这种感受,想要立即摆脱。但接纳并不意味着喜欢,只是去留意我们现在的身心状态。当你只是单纯的在观察我们的身心反应时,你会发现负面情绪逐渐减弱。这时我们可以将视线转到孩子身上。

首先,我们要承认孩子与我们是不同的个体。他们也拥有一个独立的冰山世界。我们往往只看到孩子的行为,着急去改变,而忽略了冰山下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样孩子会觉得不被理解和尊重,各种负面情绪便会出现,进而导致亲子间的冲突。因为我们的心并未真正连上孩子的心,我们的好意反被当成了拒人于外的毒药。

怎样才能触动孩子的心呢?我们可以从表面行为看到内心世界,用好奇代替评判。我们要去思考他内心想要什么。当我们真正对孩子的内在世界好奇时,就能耐心倾听,理解孩子。站在孩子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只有这样才能找回互通的心灵秘语。去了解他内在的体验和需求,孩子才能感觉到被尊重、被看到、被理解,也会更愿意敞开自己。

在双方心连心的基础上,你再表达担忧、期待或建议,就会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当要与孩子讨论某事时,可以先连接孩子的内在体验和需求。用心沟通,理解与爱才能触动孩子心扉。

当孩子对你吐露烦恼时,他可能并不需要你给出建议。当你看到它的感受、理解他的处境并且接纳他的时候,他内心的压力就已经得到释放了。这时他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生命的活力也随之恢复流动。这样他就可以靠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结语

理解胜过指导,生命的旅程,有爱相随无难关。家庭的相处模式没有标准答案。我们都在学习如何做父母。让我们用温暖与理解,书写亲情最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