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学习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方式

发布时间:2020-04-02

【防疫暖音】系列第六讲:作为第一次大规模网络学习的见证者,在2020年这个意料之外的长长假期里,我们也在经历着“宅家学习”的巨大考验——


刚刚打开的书本却抵不过更新的综艺节目;心里早就启动的考研计划,也在发呆和刷手机中迟迟不能开始......


这些不经意的瞬间:每一次的注意力转移之后无法再次专注、每一天的任务计划空白推迟,都会带来无奈、失落的感觉。


但这种无奈和失落可能不易察觉,它可能通过一些外在的方式表现:


比如在一天的自我挣扎后无力地瘫在床上,或选择逃避去想这些事:“算了,就这样吧”。这些无奈或失落感,就是我们在任务或者计划没有办法按原来的想法达成时,通常会产生的挫败感



挫败感是很重要的一种感受,因为它会让人感觉到自我力量虚弱:好像在有计划的学习、或持久专注这件事面前,自己是非常无力和弱小的,没有任何掌控的能力。


日复一日的微妙挫败感会像滚雪球一样,逐渐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或价值、耗竭心理力量:“唉,也许我就是没办法管住自己”、或“我可能永远也做不到像ta一样自律”。  


面对这样的困境,也许我们需要理解自己的无力和沮丧感因为宅家学习本就是一件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才能做到的事



首先,我们的大脑更容易被暂时的舒适所吸引。

如果遇到枯燥、困难的学习任务,像撰写专业论文,负责大脑情景记忆的海马旁回区域便激活,引发联想那些曾经无聊、乏味的学习相关记忆;


或者你会开始想象到这个任务太困难了,可能你无法按时完成,甚至影响毕业等一系列可怕、糟糕的场景。


这个时候,在这样可怕、糟糕的想象中,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去选择及时的奖赏来进行自我安抚——转而去做那些能够带来快乐和舒适的事物。只有用认知和理性才能拉住“趋乐避苦”本能的缰绳。


而待在家里有太多触手可及的、让人感觉到快乐舒服的东西,比如随时可为你所用的电视机、电脑、手机;等待你躺上去的床、还有不可抗拒的妈妈做的小点心。



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付出更多认知、理性的管理。所以如果你挣扎在无法扛起“flag”大旗的崩溃边缘,也许可以先尝试安抚、接纳自己:“宅家学习本身就不容易”。


另外,学习是需要通过恰当自我调节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建立专属学习习惯的过程。


专属学习习惯,需要根据自己的情绪、环境进行探索和调整


那些看起来能够很好自我管理、自主而规律地学习的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能力,而是能够在被打扰、想要放弃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自我调节方式。


对于前面提到容易产生挫败感、或被打扰的情况,这里有两种非常切实可用的应对方式:



01







重视胜任感带来的激励作用,建立日常微小习惯。


与挫败感对应,当我们能够完成既定计划时,会产生极大的胜任感和掌控感,这会激励我们继续计划中的任务。这种能够胜任所带来的、具有鼓励作用的积极感受提醒我们:去建立可胜任的“微小习惯”


比如,设定最小计划,在你想到这个计划时,胜任感大于需要付出努力的吃力感。


比如,当你要求自己一天看2个小时的书,首先感受到的是压力和吃力;但如果每天只看15分钟或20分钟,可以轻松完成的胜任感大于吃力感。


类似的,将每天要写论文的计划细化、缩小为每天只写100字或者你觉得轻松胜任的字数。


不要小看这样的微小习惯,去试试看,就算一天没做到也没关系,但每天尽量坚持,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变化。








02






为自己设置稳定、安静的学习空间


这里的空间既包括环境、时间和非计划性的固定学习任务


首先,减少学习环境中容易吸引你转移注意力的刺激物,尽量简单、舒适


其次,设置不会受到临时打扰的时间,可以与家人商量、或在早晚能够独自一人的时刻。


在这个安静、不受打扰的空间里,进行固定学习内容。


比如,一天的早上8点到9点,是安静的空间,可以设定这个时间看专业书。就像每天要刷牙、吃饭、睡觉一样,保证每天这个时间留给专业书,过了这个时间便做其他的事。


如果无法集中注意力或因为其他事情中断也没关系,第二天仍继续。给自己这样稳定的空间设置,只要在这个时间里,就算每次只看一点点,也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感觉。






最后,想象一下,

真的是疫情、待在家里,让你无法学习吗?


我想,也许在学校里,可能有的人会抱怨,周末了,我没办法好好学习、或者放短假,无法学习,也许需要问自己:

怎么一旦娱乐,便会用“学习”让自己紧张和自责?


也许,“无法学习”的另一面是“不能享受娱乐”,在娱乐的时候,会产生深深的价值焦虑或者自责,想象着其他人都在学习,只有我在玩乐、或者我怎么又浪费了一天?


适当的休息和娱乐是人之常情,你的价值和人生并不会因为一时娱乐而变得糟糕。


愿你在“紧张”与“放松”的挣扎中,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


你也可以扫描下图二维码或在【喜马拉雅】搜索【中国海洋大学心理中心】收听。


  

编辑 | 孟一凡

文字、音频 | 宋秀

责编 | 宋秀